安居才能樂業
——文山州人大常委會機關掛幫大膩科村扶貧紀實(二)
俗話說得好,安居才能樂業,文山州人大機關幫扶馬關縣大栗樹鄉大膩科村,積極推進151戶建檔立卡戶危房改造,河邊村的40戶人家也全部搬離地質災害區,住進了敞亮的新房,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。
在河邊村地質災害搬遷安置點,房屋整齊劃一,一幢幢新房美觀大氣。村民陳祥國和妻子正忙著在自家新房后修建豬舍,這是新村統一規劃的養殖區,以保證新村干凈整潔。
馬關縣大栗樹鄉河邊村村民 陳祥國:“現在就沒有什么擔憂的了,一家四口在這舒舒服服的。”
陳祥國一邊指引我們看老房子的位置,一邊跟我們講起了住老房子擔驚受怕的日子。
馬關縣大栗樹鄉河邊村村民 陳祥國:“以前的話在煮著飯,然后下大雨,地上就陷下去了。鍋都落下去,篩子都落完了,害怕呀。”
雖然每次說起以前住的地方都讓他感覺后怕,但是當初工作隊員和村干部來做工作的時候,他還是不愿意搬遷,原因就一個——沒錢。工作隊員和村干部來多次來勸他,講解國家有關補助政策,才讓他放心建蓋新房。
馬關縣大栗樹鄉河邊村村民 陳祥國:“一開頭就是沒有資金,沒有資金的話就搬不了,后面國家給了5萬的無息貸款。然后自己添一點就蓋起來了。”
如今,他家的新居寬敞明亮,水電有了保障,洗澡間和衛生廁所一應俱全,生活十分方便。過了農忙時節,老兩口平時在家曬曬玉米,看看電視,生活好不愜意。
下寨村村民肖思瓊通過危房拆除重建,如今也住進了新房,工作隊員告訴我們,她家是來回做工作次數最多的一家,剛開始始終不愿建新房,一家6口人,住在危房里,兩個老人身體不好,常年生病,丈夫李國能有肺炎、結石。家里的積蓄都花在看病上了,是典型的因病致貧。
馬關縣大栗樹鄉下寨村村民 肖思瓊:“家人和地方政府和鄉上村上 徐主任他們大家就來動員我,鼓勵我。我哥我姐還有我姑媽他們一人支持了點就蓋起來。”
肖思瓊很能干,肯吃苦,一個人在家承包了所有的累活重活,以前是蠻苦蠻干,現在通過國家政策扶持和掛鉤幫扶人動員支持,不僅新房子蓋起來了,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轉變,對生活也充滿了信心。
馬關縣大栗樹鄉下寨村村民 肖思瓊:“老公在外邊打工,小孩也在外邊讀書。我在家里給老人照顧好,把田地管理好,我相信大家同心協力的,以后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。”
安居才能樂業,在國家政策扶持的基礎上,州人大常委會機關直接投入資金94萬元,專項用于特困群眾危房改造補助,幫助群眾實現安居夢。
州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、機關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 楊洪良:“預計到年底就改造完畢。到時候,我們整個大膩科村的農戶就能全部住在安全穩定的住房。”
(文山電視臺:付連兵 白宇男)